“双减”以来,学校始终致力于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尝试探索“课后服务课程化、活动化”。近年来,学校对课后服务进行了反复优化,提升课后服务活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进一步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点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因此在本校的课后服务阅读活动中,老师们创意地采用了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设计驱动型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从而达成深度阅读,使学生的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本学期,六年级的学生阅读了《童年》,从一个孩子的童年中读出了一整个俄国社会的风貌。整门课程活动以项目化、活动化的学习方式推进,以“创作《童年》封面”为主任务,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深度感受阿廖沙跌宕起伏的命运,进而领悟其命运折射出的俄国社会现实,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
七年级的学生阅读的书目是《朝花夕拾》,而他们的主线任务则是设计一个以《朝花夕拾》为主题的游乐园,吸引游客。这一任务的目的在于以“主题乐园创建”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彻底打破经典与学生之间的隔膜,让每个人都能亲近《朝花夕拾》,从而感受到其中细腻的悲喜情愁。学生对这一任务兴趣非凡,设计了游乐园的集章制度、兑换奖品与游乐项目,对书本细节的关注和个人的无限创意,都令人惊喜。
阅读是一件安静的事,但是整本书阅读活动却充满了活力。为了出色地完成最终任务,同学们大多以组队的形式完成每一个挑战。课堂上有激动热烈的探讨,有自告奋勇的分享,也有唇枪舌剑的辩论,真情流露的访谈,正是在这些集体活动中,同学们取长补短,加深了自己对整本书的理解,实现了“深度阅读”。
在全面阅读时代,学校依据“五项管理”政策,鼓励学生在校阅读自己喜爱的、高质量的课外读物,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设计“整本书阅读”活动,以“项目化学习”的形式推进学生的深度阅读,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会继续深耕“整本书阅读”活动,进一步开发更多的优秀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