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PISA:走出“苦学”漩涡
发布时间:2012-06-19 来源:

专家热议PISA:走出“苦学”漩涡

 

    近日,中国——芬兰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研讨会在上师大举行,来自芬兰与中国上海、港澳地区的知名专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PISA2009结果看中芬两国及地区基础教育的经验和所面临的挑战。在肯定PISA测试的卓越表现之后,专家的议论热点更多地聚集在上海教育的未来发展上。

在全球PISA测试中,中国上海和芬兰都表现出卓越的基础教育成果。据了解,上海学生语文、数学、科学三门学科,在校内的每周上课时间为12.2小时,在东亚国家和地区中处于中等水平,但由于校外学习时间较多,所以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偏重。

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提出了质疑,认为孩子们现在苦一点,分数考得高一点,将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这样的传统观念,实际上牺牲了孩子童年的欢乐、少年的率真,甚至以牺牲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为代价,却换来兴趣和自信的丧失,换来机械式的思维方式和麻木的情感世界。关注每个孩子,就要让学生们体验学习的幸福,而不是要求孩子们一味苦学。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表示。

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在研讨会上表示,PISA测试一方面反映出上海长期以来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基本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和一系列教育改革发展措施,保障和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上海教育还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在某些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