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光明初级中学七年级的三十位学生走进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与了一场主题为《拥抱 AGI 时代:人大路径和学业职业规划》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是黄浦区“零一讲坛”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同学们揭开了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神秘的面纱,开启了一场与顶尖科学智慧碰撞的奇妙之旅。
大模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能否最终创造出超级智能?在AGI时代,学生又该如何规划学业与职业?中国人民大学文继荣教授通过案例解析大模型技术本质、语言智能演进及“慢思考”推理突破,剖析AGI实现路径与挑战。他提出人大以“人工智能+人文社科”交叉融合为培养特色,强调学生需夯实数理根基、拓展跨学科视野并关注技术伦理,激励青年在AI领域实现科研与职业的双重突破。
“勇闯无人区”是潘云鹤院士对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的期望,而在讲座最后,文继荣教授也将这五个字作为寄语送给在座的学生们。“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人类已经站在AGI时代的门槛上,文教授希望同学们能在科技创新道路上不断探索,传承创新精神与科学梦想,在未来绽放光彩!
在讲座过程中,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写下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在参与“拥抱人工智能时代:人大路径和学业职业规划”活动后,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人工智能背后是由大数据为框架,通过数据和模型不断学习成长。老师用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AI的“大脑”如何从简单的输入(比如一张图片)中提取特征,最终完成复杂的任务——这让我联想到自己解题时一步步拆解思路的过程,既神奇又有趣!
活动中最让我触动的是,AI时代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离不开人类的创造力与理性思考。就像公式“y = f(x)”一样,我也需要明确目标,用好奇心做“输入”,用坚持和探索当“算法”,最终收获理想的未来。要像AI一样保持“加速学习”的状态,多问“为什么”,多尝试新领域,未来才能成为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创新精神的“创新人”!
——光明初级七(1)班 朱彤彤
听完文继荣教授的讲座,我仿佛穿越到了未来。大语言模型的崛起,让我对AGI时代充满期待。文教授用生动的语言,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从1950年的初生牛犊,到如今即将超越人类大脑的“超级智能”,每一步都让人心潮澎湃。
他提到的自然语言建模、快思考慢思考的推理模型,让我对AI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人大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的独到之处,更是让我看到了国内AI的希望。面对AGI的到来,我意识到学业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我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次讲座,不仅让我对未来充满憧憬,更激发了我为梦想奋斗的决心。
——光明初级七(2)班 周沐督李
文继荣教授对AGI的讲解让我对这一前沿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AGI是人工智能的未来方向,它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人类智慧的延伸和拓展。《老子》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AGI的发展需要从基础研究做起,逐步积累技术与知识。前辈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而科学技术进步的理想从蹒跚学步,到疾步奔跑,终将振翅高飞,飞向永恒!
——光明初级七(3)班 谢佳铄
今天,我加入了“拥抱AGI时代”主题讲堂,收获满满。中国人民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文继荣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AGI时代的重要性以及对中国的里程碑意义。让我清晰了解到中国AI技术发展历经五个阶段,期间有1950年图灵测试、2016年AlphaGo击败围棋冠军等关键节点。文继荣教授展望未来,指出从改进复杂推理、增强实时真实性、扩展知识技能等方面,大模型将飞速演进,未来两三年AI还会有更大突破。我深感AI发展潜力无限,也期待自己能持续关注,见证并投身这场科技变革。
——光明初级七(4)班孔善柔
拥抱“AGI”时代,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将继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学创新学习实践,提供学生更多与顶尖专家交流的机会,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