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青年教师成长足迹展示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为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使青年教师的成长有迹可循,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于2023年5月26日下午15时在阶梯教室举行“新课程,心行动”青年教师成长足迹展示活动。“光之初”青年教师工作坊全体成员参与展示,分享工作坊学习成果,探讨课程开发、课题研究与育人策略等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在真实生活中创新课程设计
物理学科戴子乔老师介绍了校本课程“豫园中的光影”的历程。戴子乔老师创造性地抓住学校在地资源“豫园”中的灯光设计,激发学生对“光影”的兴趣,带领学生实验与探究中发现豫园灯光设计中所蕴含的物理学知识,最后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光影纸雕灯”“光影画”等光影作品来展示光明初级中学,使学生在“情”“理”转换中实现素养能力的发展。
校级课题研究:系统解决问题,师生教学相长之“良方”
语文组程炜祺老师分享了自己完成《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过程中的所思所得。程炜祺老师从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立足具体问题,采用科研思维展开探究思考,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论证,得出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策略,真正使“教”与“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此外,她着重分享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并借助“操作性研究”“横向反思”“纵向反思”等方式,将课题更深入、持续性地进行研究,课题研究不因课题的结项而结束。课题研究的感悟交流,让我们见证了青年教师们研究中不断成长进步,收获了专业成长的“坦途”。
教学TED演讲:实践新理念,落实新课标
数学学科新课标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获得与发展“四基”、“四能”,达成“三会”。数学组的范妮老师与李霖晓老师聚焦“结构化”,分别进行了“四边形教学”与“七巧板教学”为例,采用TED演讲形式,介绍了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过程及教学感悟。两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构想并实施,让学生更快速掌握数学通性通法,形成数学思维。
教育故事微论坛:优化教育策略,内化育人理念
青年教师每两周都会分享各自的教育故事,杨凯老师的《“蘑菇女孩”终于“回家”了》故事对大家的触动很大。青年教师们以此故事蓝本,创排教育短剧,在情境再现的基础上,现场开展微论坛讨论。面对“蘑菇女孩”小依的成长困境,青年教师们从各自的教育理念出发,从多个角度提出各自的处理方式。这种头脑风暴式微论坛,统一青年教师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以育人为本,因材施教才是处理个性化问题的良策。
展示结束后,丁斌校长对“光之初”青年教师工作坊的阶段性成果予以肯定:此次展示活动的形式多样、情境丰满,理念新、效果好;这与我校倡导的“情理课堂”的寓“理”于“情”原则不谋而合,侧面反映出学校理念已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动;期待青年教师继续学习、不断探索并实践“情理课堂”理念,构建落实新课标的课堂新样态。
勤于学习,是青年教师专业的发展基石;
善于研究,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路径;
勇于反思,是青年教师进阶的力量之源。
本次青年教师成长足迹展示出了“光之初”工作坊在落实新课标、迎接新课程的新行动,也是他们用“心”的行动!当然,这也只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而已,未来他们将不断学习、探索、实践,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以青年之力,筑教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