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设计,不妨从学生的问题出发
发布时间:2012-06-26 来源:

作文教学设计,不妨从学生的问题出发

 

“作文难,修改作文更难。”这是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发自内心的感叹。事实的确如此,许多中学生写作文大多是一遍完成,不加修改,许多学生根本不懂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长此以往,形成了作文质量难以上台阶的局面。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着学生“写”与“改”严重脱节的现象。仍被以往的“重学生写,轻学生改”的观念所禁锢。老师把大量时间耗在学生作文批改上,换来的却是学生当拿到教师批改过的作文,匆匆看一眼分数和批语,就扔进书桌,根本没花时间去了解不足的地方和思考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有的学生错别字给他指出也懒得改正,何况其他问题,这样造成了学生的依赖性 ,失去了”改的主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常言道文不厌百回改,作文是改出来的,教师必须利用作文修改课引领学生自己进行作文修改,让学生在修改中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我在批阅并讲评《总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后,发现学生对集体交流作文修改的兴趣极高。本节课我想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如何修改好作文。于是我设计了这节修改课,尝试着利用一篇中考的C等作文进行作文修改训练,引导学生修改作文。

这次作文讲评课上我把2008年中考的C等作文展示在大屏幕上。

我眼中的色彩

我既不爱集邮,又不爱打游戏机,可我偏偏喜欢上了剪贴。

上中学时,我写作文总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而且老师总说我作文中没有好词好句,所以我就开始了我的剪贴生涯。

说干就干,我把我的零用钱储藏起来,积零凑整,去买了剪贴本和胶水,还准备好了剪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怎么办呢?光我订的报刊是喂不饱我那“贪吃”的剪贴本的,我向四周环顾了一下,当我的眼光掠过妈妈的书架时,妈妈的报刊可要遭“抢劫”了。

等妈妈上班去了,我立马准备好剪贴的工具,拿出妈妈订的报刊,用剪刀刷刷刷地把我要的全部剪下来,看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我把地上的小纸屑整理干净,把剪得一个个洞的报刊压在最底下,呵,一切如故,这场被我命名为“麻雀战役”结束了,我高兴地拿着我的战利品回房间了。

可是没过多久,妈妈就发现了这件事,把我给骂了一顿,还好有爸爸在,让我逃过一劫。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我终于有了点成就,在作文课上老师朗读了我的作文,而且夸我最近作文有很大进步。

我喜欢剪贴,它带给我了甜头。我喜欢剪贴,它在学习上一直帮助我,剪贴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同学们疑惑地睁大眼睛,我知道他们已经发现问题了。“平时讲评课上大屏幕展示的都是优秀作文。这篇作文好像不怎么样?”我已听到了学生们的小声议论。

课堂上我请同学自由散读一遍。并请其他同学举手发言。要求是先说出这篇作文的优点,再指出不足。

1:我觉得这篇作文写的事情比较新鲜,但是没有重点。

2:我觉这篇作文的语言比较流畅,但是像流水账,也没什么细节描写。

3:这篇作文思路还算清楚,就是不知道她想写什么,我也觉得没重点。

……

大多数同学认为这篇作文没有重点,我引导学生们讨论:你觉得这篇作文应该重点写什么?

3:第一次做剪报肯定印象深刻,重点写剪报的内容、目的、效果。

4:我觉得重点应该是写剪报对“我”的帮助。

我见学生们能够找出问题,便继续引导他们:既然知道了这篇作文的重点,那么要如何修改呢?

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5:对妈妈发现“我”剪报后的表现要略写,详写第一次剪报的过程。(这位同学已经掌握叙事要详略得当)

6:写剪报一事应该有心理描写,最好还能加上其他一些细节描写。

7:也可以加一些细节描写。

8:写她剪贴时,也可加一些心理或者动作的描写。

……

没想到他们说的这么好,几乎把这篇作文该补充完善的都想到了。

我建议学生首先是认真阅读作文初稿,文题对照,把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先作上记号,然后逐一加以修改,之后的20分钟时间里,学生们各自埋头修改作文。

15分钟后,请两位同学交流修改的习作:

第一段:

原文:我既不爱集邮,又不爱打游戏机,可我偏偏喜欢上了剪贴。

1:文章开头没有点题,应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色彩”,并与自己的切身经历结合起来,同时也可为下文叙述的剪贴一事埋下伏笔。我作了如下修改:

每个人的眼中总有缤纷斑斓的色彩,它能让原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加美好。就像我,没什么特长,没什么过人之处,但是天生热爱动手、热爱文学,空余时间总喜欢剪剪贴贴、写写感受,并且把它视为了最美丽的色彩。

2:原文开头与题目中心主旨没有挂钩,毫不相干。因此,我在修改时以“色彩”为中心,将“集邮”、“打游戏机”和“剪贴”赋予色彩的象征。改文如下:

在我斑斓的世界里,别人喜爱的游戏、集邮等等都不是最亮丽的色彩,而剪贴,却成为了我的世界中那鲜艳夺目的光彩。

第二段:

原文:上中学时,我写作文总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而且老师总说我作文中没有好词好句,所以我就开始了我的剪贴生涯。

3:这一段的修改主要是要突出“我”对生活的暗淡无光,与下文眼中的色彩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紧扣主题,同时交代了做剪贴的原因。改文如下:

上中学时,我十分热爱语文。但是,唯一不足的是,我对于写作的兴趣不大,总觉得自己写不好、没什么好写,成绩也自然较差。随之而来的,老师对我的不肯定,同学对我的排斥更使我更加丧失了对于语文写作的勇气,渐渐地,我开始认为自己的生活无聊透顶,暗淡无光,身边没有值得倾诉的朋友,四周没有愿意聆听我心声的听众……我日渐感到日子的乏味无趣,对生活丧失了信心。但是出于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了另外一个训练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途径——剪贴。

4:原文“作文没有好词好句”与“剪贴”的关系没有讲清。应当先介绍剪贴对写作的帮助,让读者容易接受。最后一句“所以我就开始了我的剪贴生涯。”中的“生涯”这个词语用在这里不合适,用兴趣爱好更为恰当。改文如下:

上中学时,我写作文总觉得没什么好写的,而且老师总说我作文没有好词好句,都听别人说剪贴能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还能充实业余生活,所以剪贴就成了我的兴趣爱好。

第三段:

原文:说干就干,我把我的零用钱储藏起来,积零凑整,去买了剪贴本和胶水,还准备好了剪刀。

5:原文中“剪贴”的准备过程部分交代不清,修改时,增加一些情节,使文章有头有尾,不显得那么突兀。

记得第一次做剪贴,我热情高涨,兴奋无比,将早已储藏好的零花钱积零凑整,去买了剪贴本、胶水以及剪刀。

6:本段用“积攒”和“毫不吝啬地全都拿出来”来突出“我”对剪贴的心血来潮和积极的态度。改文如下:

胶水以及剪刀。说干就干,我把我积攒的零用钱毫不吝啬地全都拿出来,积零凑整,去买了剪贴本和胶水,还准备好了剪刀。

第四段:

原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怎么办呢?光我订的报刊是喂不饱我那“贪吃”的剪贴本的,我向四周环顾了一下,当我的眼光掠过妈妈的书架时,妈妈的报刊可要遭“抢劫”了。

7:本段修改主要要写出了去妈妈的书架寻书的原因。而用“暗袭”一词替换“抢劫”,使文章语言更为准确和通顺。改文如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将自己的报刊“千翻万寻”,可就是找不到一篇合适的文章,这可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向四周环顾了一下,当我的眼光掠过妈妈的书架时,妈妈的报刊就注定了要遭“暗袭”了。

8:修改本段时我使用连词使文章语句通顺,将一些与文章中心无关的内容改得言简意赅。该文如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光我订的报刊是喂不饱我那“贪吃”的剪贴本的,于是乎,我向四周环顾了了一下,立即瞄准了妈妈的书架。

第五段:

原文:等妈妈上班去了,我立马准备好剪贴的工具,拿出妈妈订的报刊,用剪刀刷刷刷地把我要的全部剪下来,看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我把地上的小纸屑整理干净,把剪得一个个洞的报刊压在最底下,呵,一切如故,这场被我命名为“麻雀战役”结束了,我高兴地拿着我的战利品回房间了。

9:运用形容词修饰,突出此时“我”内心的激动和兴奋。该文如下:

等妈妈上班后,我立马准备好剪贴的工具,拿出妈妈订的报刊,焦急地用剪刀“刷刷刷”地把我选中的文章剪下来,而后再把地上的小纸屑整理干净,把剪得参差不齐的报刊压在最底下。哈哈!一切如故,这场“暗袭”战役终于结束了,我高兴地拿着我的“战利品”回房间了。

10:原文大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无关,更是无法突出“色彩”的主题,因此略写。该文如下:

我当场从妈妈的书籍报刊中把自己喜欢的文章统统剪下来,收拾完“残局”后,我高兴的把战利品捧回房间。

第六段:

原文: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