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工作室学习研讨活动小结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时间过得真快,本学期的英语工作室学习研讨活动在此告一段落。本学期我们研讨的专题是英语阅读教学。我想主要从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
一.学习研讨模式
与传统的培训模式不同,我们采取的是教师互动开放式研究方式。也就是每次活动先让学员参加上课、讲座、研课,再由名师专家点评给出建议。正是有了这样互动机制,我们才能畅所欲言,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同时能够认真参与教学研究,主动接受上课或讲座任务,保证参与发言;并能逐渐将学习体验应用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二.英语阅读教学
在参加本次学习之前,我和许多教师一样,英语阅读教学多数时候还是停留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做法上,即在上阅读课时,通常的做法是先处理生词,再让学生快速阅读并回答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只是就文章中的叙述进行提问,而没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接着让学生跟读课文,最后让学生朗读和复述课文,或者做一些巩固习题。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阅读课的兴趣普遍不高。这样的程式化阅读教学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不能有效推断所读文章的要点,也不能对文章脉络进行正确的把握。在参加了本学期的学习研讨以后,我体会到阅读应该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一个读者和文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解释的过程。进而达到理解文章传递的作者思路和把握作者表达的观点的目的。在阅读课堂中体现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互动,通过文本的整合重组,学生才能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此外,通过文化在阅读中的渗透,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关注如何设计提问,既能反思教师的自身课堂行为,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精益求精,目的明确。通过认识篇章结构在阅读中的作用,既能明确不同文体的差异,又能运用语篇分析策略联系上下文猜测生词,理解文本。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工作室学习研讨后的收获与感想。当然,英语阅读教学的所有问题不可能在一学期里面就得以全部解决。我也有一个问题希望得到进一步的探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问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阅读课上多数还是呈现教师在引出主题后带领学生略读并找出文章大意,教师始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牵动下思考并回答问题,这种单一的师生互动可能会遏制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学生多数处于被动阅读状态,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是我想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最后,感谢本学期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给予我巨大启示的各位专家、同行,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面身体健康、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