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7日下午,我校语文教研组部分教师与光明中学语文教研组、柳泽泉名师工作室学员进行联合教研活动,聆听浙江师范大学李海林教授(现调任上海市洋泾中学校长)《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的报告。李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他对语文二期课改在阅读教学方法、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上的重大突破充满了欣喜;同时对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无不忧虑,他认为这些倾向是错误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产物,是新形势下语文教育出现的新的歧路,也是语文教育的一些历史积弊在新的条件下的恶性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弭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根本内涵。李教授把这些倾向概括为:“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多媒体化”。
在本次报告中李海林教授重点讲了“泛语文”和“反文本”这两种语文教育的倾向性问题。就“泛语文”批判而言,他指出,语文教育要打破学科本位,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这些主张,不是关于语文本体的论述,而是关于语文教育的基本原则的论述,它不是要用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身、整个社会实践来取消语文、代替语文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而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整个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语文,体会语文的真谛。李教授的这一观点直指我们教学中的痛处,我们总抓住“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就认为语文学科以外的东西、学生的生活实际、整个社会实践都是语文,使语文课承担了不应承担之重,这样课堂教学中语言因素被悬置、被空洞化、被湮没在人文话题结构中,在不知不觉中将语文的内涵掏空,消弭了语文课程的独立价值。
关于“反文本”批判,李教授更是作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他说,传统阅读观是建立在以作者为中心的文本理解的基础上的,阅读的目的就是对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探寻。这种“传记”式的阅读方法导致对作品的单一解释,即认为只有符合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其实,阅读的目的还在于建构新的意义(不是复制作者的意图),这个新的意义既来源于文本,又来源于读者,它是读者与文本在某一点上的精神相遇(视域融合),这样就把文本从作者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它置于与读者的关系之中来看待阅读的本质。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提升了读者的地位,但并没有由此否定文本的地位,否定文本的确定性,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出现的这一种“反文本”倾向,首先就表现在对文本的这种确定性的否定上。李教授列举了《孔乙己》一文的教学案例,一位老师称丁举人打人犯法,组织学生替孔乙己伸冤,要让孔乙己“扬一回眉吐一口气”,并认为这是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孔乙己伸冤”这一教学设计着眼的是孔乙己挨打的事实及法理意义,但我们利用《孔乙己》是无法确认孔乙己挨打的事实真相的,因而也无法认定其中的法律责任。更主要的是,我们从小说中丝毫找不到孔乙己伸冤的任何暗示或可能性,“孔乙己伸冤”的教学设计与《孔乙己》的整体立意也没有任何关系;它与小说《孔乙己》的关系只能是:孔乙己曾挨了打及“孔乙己”这个名字。文本被“破碎”成一堆“素材”,然后教师学生从这一堆素材中拾起某一碎片,镶进另一个与原文没有任何本质关联意义结构中。这样的阅读教学绝对是荒谬的,完全是对新课标“创造性阅读”精神实质的歪曲。
李海林教授的观点深刻而犀利,引起与会者强烈的共鸣。报告后我们与李教授展开了互动——现场答疑,光明中学青年教师就语文课的拓展教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李教授提醒我们:语文教学应该拓展,这种拓展应该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语文本身,要围绕语文来拓展、延迁、引申,目的是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真切的体验,而这,就需要拓展,向语文的更深更精彩处拓展。
最后,特级教师柳泽泉老师希望“光明教学链”语文教师和名师工作室学员听了报告后重新审视自己教学实践,组内加强切磋、交流、碰撞,教学中促进学生对文本作深刻、丰富的理解和把握,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共渡一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