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向学生热情地传递知识,而学生却毫无兴趣,甚至是抗拒,注意力不集中。这样的事每天都发生,我们的教育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首先要有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尊重学生对学生没有成见,都能一视同仁。学会宽容接纳学生的过错, 几乎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是出自良好的愿望,是出于对学生的好心。但是,不是每个老师对学生良好的愿望和好心都会得到学生的回报。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是语言。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是师生沟通的艺术。对于班主任来说更为重要。
一、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我经常用来批评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这种批评的特点是点而不破。既解决了问题,又不会严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例如:我常常遇到几别学生迟到,一声“报告”打乱了刚刚正在上的课,我不是厉声训斥,也不是不准让他们进教室,而是说:“迟到的学生应该挨罚,咱就罚他们唱一歌吧!”幽默有时用来补救教师的失误。记得“支教”时,由于对当地土话产生误解,一位同学受了委屈,这位学生当场辩解,课堂里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我马上说:“经调查,我对某同学的指控不能成立,我撤消原判,为某同学平反昭雪。”然后,我把目光转向其他学生,认真而诚恳地说:“今天我批评了某同学,是因为自己没有听懂他的话,错怪了他。为此,我向他表示歉意。”我通过使用法律公文体的夸张语言营造了幽默的氛围,顺利地为自己解了围。
二、委婉。教学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学生提出的奇思异想的问题,令老师措手不及。我的方法是一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赞扬大胆置疑的精神,第二,有婉转的口气回答。如果不能回答,就说这个问题我不清楚,课后查资料给你答复。尽量用一些语气词,如:“吗、啊、吧”等这样不仅不丢面子,反而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模糊。我在工作中,在未弄清楚事件的真相,特别是对敏感的问题,包括偶尔碰到突发事件,我的体会是要设法回避,要绕过去。比如说:有的学生问“老师,您是不是最喜欢我们班的某同学”,我回答:“是好学生老师都喜欢”。再比如:有学生反映班上的一对男女像是在“早恋”,我没有急于把他们叫来,根不是马上叫家长来,我只是说:“在没有弄清楚之前,请你们不要再谈论此事,不管怎样,我会按照我的一贯原则处理的”。这样,避免了学生把事态扩大。
四、反语。用反语来归谬,然后推出一个荒唐可笑的结论来,这种诙谐的语言常常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老师的用意不言而喻。记得初二(2)班学期结束前,个别男生烟味很浓。我知道这是在发育期间追求“成人化”的表现。在班会上我对大家说:“今天我给大家讲吸烟的好处,第一大好处是吸烟引起咳嗽,夜半尤剧,可以吓退小偷;第二大好处是咳嗽导致驼背,可以节省布料……”。
以上是我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运用语言的艺术的体会。当然,我们不能把幽默和低俗、油滑、刻薄、讷刺混为一团,使用委婉语要根据学生年龄、素质。总之,口语的技巧只有在实践中应用,才会提高。只有掌握语言的艺术,才能更好的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