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06-09-11 来源:

    新学年伊始,根据“二期课改”的基本要求和学校教导处、教研室总体计划,从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通过教研组协商、讨论,制定了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实践“二期课改”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在完善教学方法的同时,指导学生不断优化学习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研组基础建设,进一步落实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等基本环节
2、加强科研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科课题的申报与研究
3、加强学科的德育渗透,进一步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
三、工作要点:
(一)以“二期课改”为契机,不断加强政策法规和教育理论的学习
    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深入理解、正确把握现代科学理论和现行政策、法规,将有效地引导和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我们将政策法规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作为新学期乃至今后日常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长期性且常抓不懈的基本内容。
    为确保教研组日常学习能正常、有序且有实效,本学期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根据教研组特点,形成以备课组学习为核心的学习形式;
2、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开展专题学习;
3、发挥新、老教师特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二)立足教学基本环节,不断完善教学技能、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基本环节的真正落实,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与基础。为完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本学期,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结合学校教学计划,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率先进行35岁以下青年教师说课比赛;
2、发挥老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指导、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成熟;
3、认真落实、执行听课制度,定期检查教师教案(两个月一次,由备课组长检查和记录)。
(三)以科研为先导,立足学科特点,继续探索和实践“有效教育”理念
    在教师中培养和树立“教研助教”的教科研意识。通过教科研活动,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科研功能,提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本学期,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青年教师为基础,成立青年教师科研课题小组;
2、发挥组内老教师的辅导、指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3、在2006学年度,力争使组内每位青年教师都能经历完整的教科研活动。
(四)发挥学科德育功能,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
    德育教育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根据《上海学校德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本学期,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地做好课堂内、外的德育教育工作;
2、从备课环节入手,深入挖掘学科德育要素,加强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使知识、技能学习与德育教育科学、有机地整合;
3、积极配合校德育室开展“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继续做好每周三中午的时政广播和德育校本(2)的编写工作。
    
    教研组的建设和完善,直接关系到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非常希望得到全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上是本学期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恳请给予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