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06-09-07 来源: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工作计划及三年规划为出发点,创设良好平台,发展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引导教师用科研的方法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探究“二期课改”实践的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
二、学校教科研现状分析
   正如学校三年规划中分析一样,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处在弱势地位,层次有待提高;教科研的氛围尚未形成,教师的教科研热情有待于提升。主要表现在:
1、没有形成完善的教科研发展规划,没有建立相关的教科研制度;
2、没有建立相对稳定教科研队伍,管理机制相对滞后,缺乏规范的课题研究与课题管理程序;
3、教科研工作未纳入到学校对教研组、年级组与教师的考核体系中,教科研缺失行政保障。
三、主要工作
1、建立教科研管理体系,整合资源,组建队伍,做好常态管理
    认真研究学校现状,整合教科研的资源,联合各种德育、教学方面力量,健全教科研管理体系,健全教科研室的组织建设。
    制定光明初中教科研工作条例,明确课题研究者的权利与义务,利用校园网,建立课题研究的常态、动态管理制度,及时发布课题研究信息,做好研究成果的共享,同步进行课题研究与推广工作,完善课题研究的民主监督制度,逐步规范课题研究行为。
2、加强校本培训,壮大科研队伍
    继续探究数学青年教师工作小组的活动模式,探索青年教师集体成长模式,积累经验,争创研究型工作小组。
    加强对教师的教科研辅导,加强课题选择与设计的指导。定期召开教科研经验交流会,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引导教师利用微格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反思课堂教学,完成一篇教学研究案例。
3、做好服务,规范、有序推进课题研究与成果推广
   完善课题申报、研究、结题及成果推广的操作办法,做好课题研究的服务工作。
组织好新一轮课题申报,鼓励全校教职员工申报各级课题,学校根据具体情况提供课题研究经费,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有研究课题。
   发挥教研组的教学研究主阵地功能,指导和组织本教研组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每一教研组应有一个研究课题。
   组织一次教科研专题研讨会。
4、做好组织与指导,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引导教师研究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水平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途径与方法,营造关注这类学生发展的良好氛围。
   梳理各级别尚未结题的课题,组织力量,指导与督促课题研究继续进行,加强课题研究的信誉教育,督促完成课题的结题工作。
   探讨与光明高中的共建协作机制,探索利用“光明链”提升我校科研水平的机制。
5、完成好行政分管工作,协助初三年级,做好毕业班管理工作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