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06-03-13 来源:

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2006-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习和领会《上海学校德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在学科教学中积极渗透《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纲要》和《生命精神教育纲要》的核心内容,以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全面提升未成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以“树魂立根”为核心,坚持学科德育渗透,梳理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不断提升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质量。

二、主要工作

1、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有效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日臻完善;

2、建章立制,规范时政教育在学校各层面的操作过程与评价标准;

3、学科渗透,充分发挥政史地学科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4、注重实践,积极整合学校、社会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学校德育的质量;

5、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学校德育教育的系统化、课程化和科学性。

三、具体操作

1、加强二期课改相关精神的学习和探讨;

以预备年级政治、地理学科为基础,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通过说课、听课、开课等形式,进一步学习、探讨“二期课改”相关精神如何引导教学行为,规范教学过程,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以张鸿斌老师地理公开课为例,总结反思上学期教学经验和教训。继续开展教研组内教学公开课的展示活动,不断积累成功范例,以提高教研组整体教学水平。

2、以学校工作为核心,促进学科德育渗透;

确立正确的育人观,把德育工程作为学校工作的基础,积极推进学科德育渗透。

政治学科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政治学科要积极参与学校德育整程的建设。以时政广播为基础,积极探索有助于中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模式。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度,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自觉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在课堂新闻播报的基础上,落实好每周三中午的新闻广播、拓展型课程“小小看新闻”,以及时政沙龙活动,点面结合、生动活泼地开展时政教育。

做好“历史教室”的建设和使用工作,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学科德育渗透,开发和利用好电影、资料片、博物馆等教育资源。3月,组织部分学生参观上海博物馆,并开展征文活动。利用豫园地区教育资源优势,在初一、初二年级部分班级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配合德育室,继续开展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访活动。

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中心,组织好“史地知识竞赛”。以竞赛、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了解历史国情、现实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做好传统美德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在预备年级进行校本教材(一)的初步实践,并做好教材的修订完善工作。

3、依据学科、年级教学目标的差异,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模式;

根据教学要求,初二的地理和初三的历史都是会考科目,初三的政治学科作为中考的考核学科,由市统一命题考试,其分数直接关系学生的推优。根据各年级学科教学目标,老师们有的放矢地组织好教学工作。初三政治老师面对时间紧(520日进行考试)、任务重、压力大的问题,从抓合格率入手,明确提出确保合格率、提高优良率的目标。

面对“二期课改”将于2008年在初中各年级全面铺开的发展趋势,老师的教学不在拘泥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角度确立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满怀信心地迎接二期课改的挑战。

 

2006-2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