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路线 明意义 作贡献(朱福荣)
发布时间:2014-06-20 来源:

讲路线  明意义  作贡献

                                                                                                                                                                       朱福荣

党员同志们及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交流的学习内容是“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本书摘录了习近平同志讲话、批示、指示等共计一百七十四段论述。目录分九个方面,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31段),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2段),“照、正、洗、治”的总要求(7段),解决“总开关”问题(23段),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1段),坚持带头(15段),坚持开门活动(13段),既要治表又要治本(34段),加强领导(18段)。

通过看摘编的内容,参考学习的辅导资料,我对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全党认真开展“路教”和党员应积极投身“路教”的意义,有了更具体的知晓和进一步的认识。

党的群众路线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同志,同时凝结着党的集体智慧。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过三次系统的总结和概括。

第一次是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和《愚公移山》的闭幕式讲话,都着重讲了群众路线问题。这些关于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第一次集中反映在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中。

第二次是在1956年的八大上。邓小平根据毛泽东的论述,提出要通过建立制度和加强监督来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使党不脱离群众。他说,党的群众路线包含两方面意义,一方面是从党的性质、宗旨上讲的,强调“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是从做群众工作方法上讲的,重申和强调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这样表述,就用群众路线这个总的概念,把群众观点和群众工作方法都统了起来,使群众路线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完整。

第三次是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时候,对群众路线的内涵在八大党章的基础上作了更明确、简洁的概括,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后来,党的十三大党章中又加一句“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了关于群众路线的完整表述。一直到现在,我们使用的就是这个表述。

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我把“习近平论述摘编”的31段话语梳理了一下,有19段是在先后两次“路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他强调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举措。同时,他重申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他还告诫全党,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另外12段是在同记者、考察、座谈会上的讲话,他反复提醒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在于帮助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群众观点,解决脱离群众的各种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为了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有优良作风,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作为一名党员,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抱什么态度?我们应该端正接受教育的态度,要牢记习近平强调的“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党性锻炼”。在锻炼中,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静心学,用心悟,使自己对“路教”意义的认识得以深化,使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情感得以升华。我们还应该在实践中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热情,遇事同群众商量,不厌其烦,向群众负责。

我感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而言之,就是要求党中央率领全党做好中国梦的事情;小而言之,就是要求每一个党员做好身边的事情。本职工作做好了,群众满意度上升了,我想这就是你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了一份力量。

 

 

2014616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