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一变天地宽
发布时间:2009-03-09 来源:

 

1115,在校工会朱福荣主席的带领下,我们光明初级中学的全体老师一行前往嘉定区毛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参观访问。当客车缓缓驶进嘉定区境内时,扑入我们眼帘的是公路沿线两边一片片黄澄澄而整齐的桔园。这一切让我们真正体悟到了毛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是把产业真正做到了专业化和规模化。

进入村子,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毛桥村历经百年变迁却古香古色的传统建筑。据当地人介绍,毛桥村共有802户,1956人,是上海郊县地道的新农村村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农为生,很少走出村寨。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鼓励扶持下,全体村民集思广益,结合村情,找准毛桥村致富的突破口,大力发展柑橘种植业,让年收入翻了两番。同时,毛桥村还结合本村特色,采用文化生态立村项目,准备用35年的时间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强村,真可谓:思路一变天地宽。

通过毛桥村新农村建设的参观学习,使我深深感受到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要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管理长效”的原则进行。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起主导、起牵头指导作用,农民才是真正的主体,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农民,也是全体村民一起参与的过程。所以必须发动农民广泛自觉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另外政府在做好宣传指导的同时还要培养好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即成立新农村理事会。新农村理事会在整个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毛桥村新农村理事会在建设中就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做好新农村规划,让农民对将来的新农村建设做到“心中有形”,使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有盼头,使农民从“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进而统一思想,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另外,产业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核心作用。即使政府帮助农户盖上新洋房、修建软基路,如果没有产业作支撑,农民也依然贫穷落后,那新农村建设也就没有了“本”。农民只有通过发展产业,种上一棵“小康树”才有建设新农村的“本”。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新农村建设启动后,产业这个后颈必须跟上,它是农户最终走上小康路的最根本的基础。因此,产业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优为重要。

总之,我相信经过政府引导,村委班子得力,村民思想上统一,真正把自己当作主人一样,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毛桥村的新农村建设一定会更上层楼。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