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数学教师大会上的发言稿
发布时间:2006-09-12 来源: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光明初级中学的刘颖颋。首先感谢李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作为个人代表谈一谈“加强个人的专业能力以适应教学的要求”的问题。面对同行和前辈,我诚然有些忐忑。如果我的发言中有认识上的偏差或知识上的误解,还请诸位批评和帮助。
    1999年我从安徽来到上海,看了上海的教材后发现与我过去教的全国教材虽然知识结构上没什么两样,但很多的铺垫部分都被省略了,(例:D是△ABC边AB的中点,过D作BC的平行线交AC于E,已知BC=8,求DE的长。学生们的答案基本都能答对,但是被问到为什么时,很少有学生能回答。这是因为上海教材中平行线等份线段定理及它的推论没有),另外是在要求的侧重点上有很大的不同。
     一开始,我很不适应,在与父母的电话中我谈了这些情况,我父亲是英语高级教师,母亲是语文高级教师,我父母在电话中再三叮嘱:山不过来,你必须过去。为了能适应教学的要求,我采取了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是尽快熟悉上海教材内容,我做完了从预备班到初三的所有课本上、配套的一课一练上、初三各种复习资料上的习题,还做完了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的那几年的直升考试卷、以及那几年所有的双创解读上的习题,作了大量的积累。
    第二步是制作“自己”的东西,我把教材上的内容和做过的习题内容放在一起,整理出一条条“线”,我的目的是要用学生都容易理解的方法教授知识。(例:梯形ABCD中,AD∥BC,连接AC、BD相交于O,过O作EF∥BC交AB、CD于E、F,求证:OE=OF);
    第三步是向有经验的老师求教,每当自己遇到走不过去的“坎”的时候,我就向师父周文德老师求教,我还骑车去尚文中学向徐永根老师求救,还有我的同学马德斌老师,他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那几年,我的这些努力使我慢慢地适应了上海的教学要求,也有了一些收获,并且也写了一些东西。
     去年,上海全面进入二期课改,由于李老师和学校领导的信任,我有幸第一批参加了课改,从高中老师到初三老师,又来做预备班老师,这对我又是一次新的挑战。我还是那句话:山不过来,我过去。
    这次我的方法还是三步走:
    第一步:通过接受培训、自我学习、实践理解二期课改的要求,但这可不是轻松的事。过去我备课所写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等,都是以我为中心,都是从老师的主观出发。没有对学生学习的动机的考虑,特别是内在动机开发的方法没有考虑,对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没有考虑。在上课的方法中还反映出很多问题:为了让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很好的理解,所以我在备课中准备了大量的铺垫内容,通过提问取代灌输式的讲授,用高密度的提问把可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的问答,这种问答组织化程度高,有利于扫除教学障碍,但提问的内容大多数是纯记忆内容,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上课的时候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顺着我的思路由低往前走。使自主探究的精神慢慢消亡,使思维跳跃的机会流失。严重一点说使学习机会流失。最后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学生说老师你上课讲的内容我都懂,就是一旦自己做作业或考试时我就不行了;还有就是我经常说,这一块内容我讲得非常清楚和明白,为什么学生就学不会呢?(例:2002中考试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学习,我才慢慢体会了两个字“过程”,即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去和学生共同感悟新知识的过程。
    第二步:摸索一个可操作的能体现二期课改精神的教学策略。我把现在的上课分成四个部分,首先我要了解学生的前知识,然后我会以学生的前知识为出发点进行备课,在备课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能从前知识认识新知识,让学生的思维有落脚点。第三在上课的中间不能简单的照着备课的内容去宣讲,而是要密切注意学生们从前知到新知的认识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要和学生共同感悟学习的内容。注意这里是共同感悟,要站在学生的位置上去接受新知。第四个步骤就是在上课或课后作业的布置中一定要给学生思维跳一跳的机会。
    第三步:通过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法。我参加了市教科所举办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做一个高效能的老师”研修班。在沈之菲老师的帮助下,我选用了进行自我的课堂观察的办法来进行教学反思。在这一年中,我开了好多节课,并把每一节课都用录音机录下来,把自己和学生的所有对话全部用文字表述出来,作案例分析,从反思中体会了很多课堂教学的隐性知识,也增加了自己的经验。
    社会还在发展,还在前进,所以我想我还会遇到第三次、第四次课改。所以我不能停下来,只要还走得动,只要我还是以教师为职业,那么:山不过来,我还会过去。
    我的发言完了。耽误大家时间,对不起了。

点击浏览该文件
分享到:
相关信息